冬季為什麼容易讓膚色看起來比較不透亮?皮膚相關研究指出:乾冷環境會影響肌膚光澤呈現
- Joan Lo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冬季提亮保養攻略:三步驟提升肌膚透亮感 × 高山植萃 GIGAWHITE 科學解析
冬季氣溫下降、濕度降低,是肌膚變得乾燥、緊繃與暗沉最明顯的季節。很多人以為「冬天比較白」,但皮膚科研究指出:冬季反而是膚色最容易變黃、變暗的時候。
台灣沙龍保養品牌FARMELL法媚兒整理國際皮膚期刊資料,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了解:
為什麼冬天膚色看起來比較暗?
冬季亮白真正需要的關鍵是什麼?
哪些成分特別適合冬天使用?
冬天為什麼看起來比較暗?
一、乾燥讓角質更粗糙,光線反射下降
根據 Skin Research & Technology(Dolečková I., 2021),冬季皮膚含水量明顯下降,角質層若較為乾燥、粗糙,反射光感可能變弱,視覺上較不明亮。
二、低溫導致屏障變弱,美白效果變難看見
另一篇研究(Yang J., 2020)指出,氣溫和濕度下降時,皮膚屏障功能變弱,更容易乾癢、緊繃,也可能影響日常保養呈現的光澤感。
三、冬季紫外線變弱,但黑色素反應仍存在
研究顯示(Qiu H., 2013),冬季到夏季的膚色變化依然明顯,冬天仍可持續基礎的保養步驟,維持膚色觀感的穩定。
冬季亮白最重要的三個步驟 依據皮膚生理變化,整理冬季美白最需要的三大方向。
1.修護屏障:打造更順擦、更服貼的環境
乾弱的皮膚吸收力會下降,像是乾掉的海綿。 因此第一步應補充:
神經醯胺
高效補水成分(如 Aquaxyl)
植萃修護因子 當屏障變健康,整體膚色呈現可更為均勻、透亮。
2.深度保濕:避免乾到發黃、反光變差
研究指出角質缺水會使光澤度降低。
冬季建議搭配:
小分子玻尿酸
鎖水乳霜
多層次補水精華 維持角質含水量,膚色就能更明亮透光。